近日,一位心臟驟停被成功搶救的患者向急診內科送來錦旗,表達了對醫護人員深深的敬意和真誠的感謝。
5月1日晚上10點左右,急診注射室內,患者因外傷后突發抽搐。值班護士郝馨萍、唐甜立即行動,判斷、評估、呼叫、轉運一氣呵成,不到1分鐘便將患者轉入搶救室。值班醫生杜君華迅速接診——患者無自主心跳、自主呼吸,立即啟動心肺復蘇搶救流程,按壓、開放氣道、氣管插管、開通靜脈通道…初級復蘇團隊火速集結,在各自點位精準實施復蘇。10分鐘后,患者心跳及血壓相繼恢復,但自主呼吸還很弱,仍意識不清。
此時已是凌晨1點多,醫護團隊迅速啟動呼吸系統驟停自主循環恢復MDT,查找是否存在導致呼吸心跳驟停的可逆性因素、明確病因、制定精準治療策略,醫務處及呼吸科、重癥ICU、心內科、急診外科、眼科等各個學科也來到搶救室支援。但患者病情危重,轉運風險極大,劉丹平主任果斷決定,收急診內科EICU繼續進行高級復蘇。
急診內科EICU團隊迅速準備、細致評估,30分鐘內,轉運團隊平安將患者轉運到急診內科EICU。此時黨員CRRT突擊隊、超聲突擊隊、護理團隊全員準備就緒,1小時內中心靜脈置管、留置尿管、留置胃管、CRRT治療、超聲心肺腎功能評估、液體復蘇方案、TTM、抗感染等全部完成。此例患者救治難點是心肺復蘇后綜合征的管理,要求對各個器官的損害及病理生理的發展能夠提前預測,并給予治療策略及時的調整,做到精細化、精準化,需要整個醫護團隊密切觀察、隨時復查和精準解讀檢驗檢查結果。高級復蘇團隊始終在床旁,密切觀察患者神志、血壓、心率、呼吸、尿量、呼吸機參數、CRRT脫水量、TTM等參數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經過10余小時的努力,患者的血壓、呼吸逐漸穩定。隨后,向下一班醫護人員詳細交接班,細致叮囑,做到治療一體化無縫銜接。雖是“五一”小長假,但急診內科EICU的每位醫生每天都來院查看主管的患者,針對此例危重患者,大家共同討論治療方案,盡可能避免病情不確性帶來的風險,制訂了詳細的重癥后管理(ESCAPE)集束化方案。經過20余天的努力,患者順利康復出院。
這例危重癥患者的成功救治只是急診科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。隨著疑難危重提升工程在急診內科的落地、陜西省急診專業省級重點??频墨@批,急診科急危重癥救治能力有了顯著提升,大批患者獲益。我院急診工作也得到了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的充分認可,被首個授予“急診??漆t聯體臨床核心能力培訓基地”稱號。

